• 天天排行網首頁 | 榜中榜首頁
    河南省商丘市著名旅游景點排行榜
    所屬榜單:河南省商丘市著名旅游景點排行榜
    帝嚳陵

    帝嚳陵位于商丘市唯陽區南25公里的高辛集?,F存墓地為一高大丘,長200余米,寬100余米。陵前原有帝嚳祠、沐浴室、更衣亭、禪門等古建筑,院中有大量碑刻?,F僅存明代碑刻一通。

    帝嚳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帝王———黃帝的曾孫。他自幼聰明睿智,極有才干。15歲輔佐顓頊帝治理天下,受封于辛;30歲取代顓頊帝為天子。在他掌權后,曾多次打敗外族的侵略,使他的臣民們安居樂業。他憑高尚的德行治理天下,受到人們的愛戴。

    一代賢明帝王

    位于商丘古城南22公里的睢陽區高辛鎮,與我國遠古時代“五帝”之一的高辛同名。它的悠久歷史和不凡的來歷系在集鎮西北角那座高大的陵墓上,那是帝嚳王高辛氏之墓,這座陵墓已經以其莊嚴的步伐穿越了4000多年的歷史空間。

    史載,帝嚳姬姓,名夋,生于氏族社會時期,曾祖便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帝王———黃帝。

    《商丘縣志》上說,帝嚳高辛氏生而祥靈,“自言其名,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舉動應天時),其服也士(穿衣服士服);明鬼神而敬事,歷日月而迎送之。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仁而威,惠而信,執中(適中)遍天下,而天下服焉。帝摯、帝堯、后稷、契,皆其子也。在位七十年,壽一百零五歲?!?

    帝嚳自幼聰明絕頂,極有才干,15歲便輔佐顓頊帝治理天下,受封于辛,30歲代顓頊帝(高陽氏)為天子(當時部落聯盟的盟長)。

    相傳帝嚳為帝之前,有歡兜、三苗、鯀相、共工為天下經常作亂的四兇,共工為四兇之首。當時顓頊帝已經年老體衰,江淮共工氏乘機欲霸九州,顓頊帝命帝嚳統領部落前去掃滅。帝嚳任用賢能,施展謀略,將共工打敗,逼共工怒觸不周山而亡。隨后,他又將其他三兇相繼征服,使各部落相繼賓服歸順,天下太平,黎民安康。這在當時是十分了不起的功勞,因此取得了各部落酋長和天下百姓的擁戴,大家認為帝嚳是顓頊帝最好的繼承人,只有他才能治理好天下。衰老的顓頊帝此時治理天下已經力不從心,應天下民意,將帝位禪讓給了帝嚳。帝嚳為表示對祖上的尊敬和繼承祖上賢德的決心,稱為高辛。高辛氏建都于亳(今商丘南部),領部落8個。帝嚳執政后游察四方,向百姓普施恩德,并以仁德、信義和勤勞教育人民,讓各部落以和睦友好為上,使各部落互相親善,國人伏首,齊頌升平。他本人以德服人,從來不謀私利,聰以知遠,明以察幾,仁而威,惠而信,贏得了崇高的威望,被人們歌頌為“能總天地六合之英華”。三國時詩人曹植以詩贊曰:“祖自軒轅,玄囂之孫,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撫教天地,神圣靈賓。數訖四海,明并日月?!?

    孔子認為帝嚳“博施厚利,不于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天地之義。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撫教萬民而誨利之,歷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之義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其動也時,其服也哀”。

    留下神奇故事

    帝嚳被顓頊帝封在“辛”這個地方掌管一切。那時,“辛”這個地方經常鬧水災,水來了,老百姓就往另一個地方遷徙。而新遷徙的地方又鬧了水災,老百姓便又重新遷回來。這樣遷來遷去,老是不能安居樂業。帝嚳想了一個辦法:帶領大家把“辛”這個地方的地勢抬高到了水面以上。以后,這兒的老百姓再也不被洪水趕得亂跑了。從此,“辛”便被人們稱為“高辛”,帝嚳便被稱為“高辛氏”。

    帝嚳掌權后,當時作亂的有開荒國和火山國。開荒國以猛獸當兵將,火山國以火為武器,都令人難以近前。帝嚳帶領百姓英勇抵抗兩國的兇猛侵犯,終因兩國的兵將和武器奇特而束手無策。為了保護國家和黎民的安寧,不得不張榜招賢,并向全國許下諾言,誰若能打敗這兩個敵國,他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誰。許多人都想為國立功,打敗敵國做駙馬,只苦沒有破敵的本領,不敢揭榜。幾天之后,帝嚳正為此事而發愁,忽然一條狗揭下榜來以嘴銜之,前去見他,并在帝嚳面前許下了打敗敵國的諾言。這條狗果然把兩個敵國打敗了。其挫敵的原因,一是因為此狗有神威,開荒國用以作為兵將的猛獸一聽見它的叫聲便嚇得四處逃竄;二是因為此狗有吞吃任何烈火的能耐?;鹕絿膰踝屍鋷е鴾喩砹一鸬谋鴮_擊,它一張口就把那烈火吞掉了,火山國只得服輸。帝嚳極講信用,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那條狗。那狗和帝嚳的女兒結婚后生了個兒子,后來當了皇帝,人類從此開始紀元,將其當皇帝的那一年叫做“狗兒元年”……

    這是一個今天誰也不會相信有其事的古代神話。但這一神話后來卻引起了不少專家和研究者的重視,同時也證實了商丘在中國古代史上的地位。

    傳說帝嚳有4個妻子。有一天,他的一個妻子簡狄和別的兩個女孩在河里洗澡,看見玄鳥(燕子)從天空墮下一個蛋來,簡狄爭著將這個蛋吞吃了,后來就懷孕生下契。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來歷。

    帝嚳的兒子,有一個名字叫閼伯,有一個名字叫實沉,不知道什么原因,兄弟倆一見面,就要動手打架,而且互不兼容。帝嚳沒有辦法,就派閼伯往商地去當了火正,讓他主管東方的商星。閼伯為了不讓地上的水把火湮滅,就把火放在一個大土丘上,從此,人們把這個土丘稱為商丘。帝嚳又派實沉去大夏主管水,當了西方的參星。參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遙遙相對,一個升起,另一個就會落到地平線以下,他倆從此此起彼落,再也不能見面了。

    由于德行高尚,聰明的帝嚳一直活到105歲。帝嚳身邊有8個善良賢明的人物,來輔佐他管理國家大事,史書上稱他們為“八元”。傳說帝嚳能操縱辰星,掌握觀察時間和節氣的方法,以指導生產。而且帝嚳非常喜愛音樂,好巡游,他幾乎游遍了中國的名山大川,參觀過女媧、少昊、黃帝等先人的遺跡。我們也可以想象他執政的時候,地域是多么的遼闊,國力是如何的強大。

    受到后人愛戴

    帝嚳以自己的賢德撫教萬民,“觀時”、“治氣”,興辦農業,治理有方,以治世的賢明而深得民望,在人民的贊揚聲中享年105歲,死后葬于他的肇基之地———高辛。因為帝嚳王肇基于辛而稱為高辛氏的原因,也因為帝嚳王的賢德受千秋萬代人崇敬的緣故,“高辛”直到現在仍然被作為地名,從而為研究古老的中華民族歷史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

    后人為了紀念帝嚳,給他修了祠。帝嚳祠修建于漢。在元明又經多次修復。其殿宇雄偉壯觀,松柏蒼郁,碑碣林立。廟堂內中央有一口古井。梁上繪有彩龍,彩龍映入井中,栩栩如生。相傳大旱之年求雨多有靈驗,所以被人們譽為“靈井”。

    原來的帝嚳陵占地南北長233米,東西寬130米,陵前有帝嚳祠、沐浴室和更衣室(據說古代人們來朝拜帝嚳,為了表示對帝嚳的尊敬,必須先沐浴、更衣而后朝拜)、禪門等建筑,院里碑刻甚多。陵前原有宋開寶六年建的帝嚳廟、禪門等許

    多建筑。元天歷元年的帝嚳廟碑記載:“睢陽(商丘城)南四十五里有岡阜,實古高辛之墟,上有古城,城北有古丘,丘之陽有帝嚳之祠。祠有二碑,其一宋開寶六年,其一金崇慶元年,聞諸故老,刻石尚多,皆毀于金季?!爆F在存有明嘉靖年間的石碑一通,帝嚳陵前左側還有一口古井,傳說為僧舍井,井中出土過不少漢代文物。經歷了歷史的滄桑,它的原貌蕩然無存,相當一段時間里,人們只有在心里紀念他。

    后來,人們又重新修建了帝嚳陵。新建的帝嚳陵位于原商丘縣城南22公里高辛集遺址西北100米處,為高大土丘,南北長233米,東西寬130米。陵前一高聳的石碑上鐫刻著著名書法家唐玉潤先生書寫的“帝嚳陵”3個字,碑前一條長長的祭桌是供群眾擺放祭品用的,偌大一個香爐是供人們送香火的,陵墓顯得莊嚴肅穆。

    帝嚳陵修好后,在陵墓旁邊的廣場上,每到帝嚳生日這天人們會以廟會的形式來紀念他。每逢廟會,周圍趕會的群眾就來得特別多,50畝地的場地一下子就給占滿了。我市睢陽區、寧陵縣、柘城縣和山東曹縣、單縣,安徽亳州等周邊縣、市的百姓和商家紛至沓來。祭祖的祭祖,經商的經商,很快形成了物資和文化交流會,會上十分熱鬧,盛況空前。

    帝嚳在商丘這塊風水寶地上,領導他的臣民豐衣足食,得到了后世人們的愛戴。在他以后,世世代代都崇敬和紀念他。后來的朝代在商丘建都,在治國和愛民上也都受到他的影響。商丘這個地方之所以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與帝嚳王是有直接關系的。

      網友評論    (以下評論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服務條款法律聲明廣告服務站點導航友情連接意見反饋
    郵件聯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日韩欧美视频_亚洲狼人制服中文字幕_久久超碰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