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排行網首頁 | 榜中榜首頁
    河南省洛陽市著名旅游景點排行榜
    所屬榜單:河南省洛陽市著名旅游景點排行榜
    白馬寺

    白馬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陽市東十二公里處,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

    它對中國佛教的傳播和發展,對于中外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為"釋源"和"祖庭"。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作為東漢的國都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當時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天竺(今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傳教至此,帶來大量佛教經典,漢明帝劉莊敕令按照佛教傳統式樣修建了第一座寺廟,相傳是白馬從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國馱載佛經、佛像而歸,故取名為白馬寺。白馬寺外有二匹相對而立的石馬,是宋代雕鑿,而非漢代作品。

    到隋唐時期,由于佛教的興盛,白馬寺達到鼎盛時期,全國乃至世界各國大德高僧紛紛前來朝拜,這其中就有為中日友好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武則天也多次親臨,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寫有"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贊譽寺境幽雅的著名詩句。唐末期在全國范圍的滅佛,使白馬寺受到重大打擊。宋太宗趙光義又下令重修白馬寺。元至順四年(1333年),由大書法家趙孟頫書刻《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現仍立于寺內,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我們今天看到的白馬寺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大門匾額即為當時鑲嵌。如今白馬寺的面積大約有四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鑄造的一千余公斤的大鐘,仍懸于殿內。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于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并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云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莊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在古色古香的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冢,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石碑上的封號是宋徽宗趙佶追封的。在清涼臺上還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們寄托著中國佛門弟子對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清涼臺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贊美道:“香臺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蒙?!边@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臺,具有古代東方建筑的鮮明特色。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配殿、僧房等附屬建筑,布局整齊,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蒼蒼,金桂沉靜,環境清幽。相傳原為漢明帝劉莊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后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網友評論    (以下評論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服務條款法律聲明廣告服務站點導航友情連接意見反饋
    郵件聯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日韩欧美视频_亚洲狼人制服中文字幕_久久超碰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