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天天新聞綜合排行產品排行榜中榜調查問卷趣味測試地方頻道加盟商機排行問答天天搜索
    天天新聞綜合排行企業人物事件社會經濟軍事科教人文自然旅游文娛生活特產奢侈黑榜導購質量評論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品導購 > 正文
    外資化妝品調查:價格相差幾百倍 但是成分一樣
    http://www.rbdvsx3.cn   2010-03-24   中國經濟網

      外資化妝品行業深度調查

      剝下洋品牌化妝品高貴外衣價格相差幾百倍但成分一樣

      別迷戀“洋貨”他們只是一個傳說

      外資化妝品市場是用廣告堆砌起來的?

      其完美肌膚的效果是吹噓出來的?

      其“高科技”的光環是如何形成的?

      在化妝品領域,外資品牌占有絕對的市場優勢。信息時報持續三周的化妝品消費調查顯示,超過78%的消費者使用并會優先選擇外資化妝品。

      那么,化妝品洋品牌真的比本土品牌好用嗎?面對這個似乎顯而易答的問題,業內專家卻稱“并不如此”。法規專家指出,外資品牌在產品宣傳上“更大膽”;營銷專家認為,外資品牌在營銷方式上“更老道”;銷售人員則稱,外資品牌在宣傳時有很多潛規則……而這些“拿手戲”支撐的則是外資品牌所占據的半壁以上的化妝品江山。

      為了讓消費者更真實、更客觀地了解外資化妝品,信息時報聯合業內多位專家,以《化妝品衛生規范》、《化妝品命名規定》等為基礎,揭開洋品牌廣告宣傳的層層面紗。

      1.關鍵詞:“科學驗證”

      名為“高科技”實則花錢買報告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45%的消費者認為,外資化妝品在技術上更先進,主要依據是外資化妝品在宣傳中經常會提到“××實驗室證明”、“××研究中心研究發現”等研究報告。曾在外資品牌做過銷售工作的王寶兒(化名)卻告訴記者,化妝品領域存在著“驗證宣傳”的潛規則,所謂的實驗室或研究報告大多是化妝品公司放出的“科技煙幕彈”,只是將廣告用科學術語進行包裝而已。

      王寶兒稱,國外的品牌很會用“研究報告”給產品宣傳提供佐證,手法五花八門,有些甚至沒有科學性,不過是產品營銷方面的小伎倆。他們所謂的“實驗”,大多是化妝品公司預先支付經費的有償實驗,而包括一些名聲很大的大學如哈佛等在內,許多驗證產品宣傳的實驗室都擅長“制造”研究報告,來配合廣告宣傳的需要。

      全國化妝品質量管理工作委員會技術專家告訴記者,如果品牌在宣傳時稱“**研究中心科學證明”、“皮膚科專家實驗顯示”等用語,消費者是可以要求看相關研究報告或數據的,“但我認為幾乎沒有一家具有權威機構認可的研究數據,即使有也不一定是基于科學的研究條件下進行的?!彼e例道,比如一款保濕產品的研究,要求受試者先把臉洗干凈,再用酒精擦一遍臉,此時皮膚其實是處于一個“被干燥”狀態。然后再涂上該款保濕品,做前后對比,這個對比結果是值得質疑的。

      2.關鍵詞:“純天然”

      含量不足0.00001%照樣聲稱“純天然”

      “100%無添加任何化學成分,即時改善膚質,并鞏固效果,產品安全、有效、無刺激,適合所有膚質”……這一類宣揚“純天然”的化妝品廣告對愛美女士極具吸引力。信息時報的調查中也有28%的消費者表示,外資化妝品大多聲稱從植物提取有效成分,其“純天然”非常有吸引力。比如SISLEY植物美白亮采精華液宣稱“富含左旋維生素C等精純植物配方”,嬌韻詩也一直稱自己“堅持以天然植物精粹”等。

      面對化妝品“純天然”的問題,專家則笑稱,“這更多只是一個宣傳手法而已?!?

      化妝品工程師土木(化名)指出,“純天然”暗示消費者產品的成分并非人工合成,“但其實只要稍稍看一下成分表,就會發現大多數成分與植物無關,更不用說是所謂的有機植物了?!?

      臺灣美容技術專家方惠苓也告訴記者,自稱是純天然的化妝品,許多成分都是人工合成的?!疤烊怀煞值男麄髂壳皼]有明確的監管,因此化妝品公司可以任意使用、炒作這些術語,這是化妝品行業很常見的做法?!?

      來自外國的皮膚專家還指出,沒有研究可證明,天然成分就比人工合成的成分更有益于皮膚,實際上,許多天然成分也具有毒性,也會對肌膚形成刺激性?!氨热绮簧倨放贫挤Q自己產品添加了精油成分,甚至敏感肌膚也可使用;但皮膚病學刊上的研究報告已表明,無論天然的還是合成的香精,都會造成皮膚問題?!彼e例道,“茱麗”的超敏感護膚系列產品都含有花椒提取物和紫草提取物,花椒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性,紫草提取物則可能傷害皮膚細胞。

      廣東省日化商會秘書長余雪玲也指出,“無論哪種化妝品都含有化學成分,不可能達到純天然?!彼赋?,化妝品的本質就是一個化學品,一些化妝品中的確加入了植物天然成分,但所占比例很小,“據我所知,某洋品牌的一款產品只加了一種天然成分,含量只有小數點后六位,但卻被用來大炒特炒?!?

      3.關鍵詞:“有機”

      有機不等于無害別為宣傳噱頭買單

      在本次調查中,有18%的消費者表示喜歡外資的有機化妝品,理由是“它們更天然更安全”,而且“不含香精的味道很淡”。記者調查后發現,目前國家并未對“有機化妝品”有明確的標準,而國外的有機認證證書也五花八門,不少品牌在其宣傳資料上暗示其是有機產品,比如稱“原料來自純正天然的有機種植植物”等,大玩“有機”的文字游戲。

      從事進口化妝品銷售的業內人士陳小姐告訴記者,在“有機風”下,一些洋牌化妝品爭相打出“有機”、“天然”等口號來做宣傳?!凹幢闶钱a品中只含有0.001%的植物提取物,也敢宣稱自己的產品是'天然植物精華'、'天然萃取物'、'有機'等?!睂<疫指出,有機化妝品一直在誤導消費者,事實上,“有機不等于無害,天然也不等于安全,這是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必須謹記的一點?!?

      對于某些外資品牌號稱“不含香精”之說,有關專家也提出了異議?!安缓憔钡男麄髟臼怯脕砀嬖V消費者產品不含香精或芳香性成分,但事實上未必如此,“許多產品都會選用芳香的植物提取物,所以可能造成皮膚刺激,引發過敏反應或光毒反應。此外,芳香成分,如芳香的植物油或植物提取物,也有可能被添加到'不含香精'的化妝品中,來掩蓋其他成分難聞的氣味,因為用量較少,因此香味不會很明顯。所以不含香精也可以指產品沒有明顯香味,卻確實添加了芳香性成分?!?

      對于市面上一些宣稱不加防腐劑、香精香料卻叫價很高的化妝品,業內專家杜老師則指出,“事實上,目前不添加防腐劑、香精香料的技術已經具備,并不是一個很難的技術難題,一些化妝品原料本身就有抗菌的作用?!?

      4.SPF值專鉆漏洞

      一個瓶身兩個SPF值易誤導消費者

      在本次調查中,專家組還提出“洋品牌兩個SPF值”的問題,并稱這一做法是在鉆法規的漏洞。雖然目前在法律上是合法的,但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現象果然比較普遍,比如碧柔亮采防曬乳液,其外包裝上標注的是SPF30+,而瓶身上標注的卻是SPF50+;理膚泉特護清爽身體防曬露瓶身上標注的是SPF50+,中文標簽上的SPF值則是30+;資生堂安熱沙防曬露瓶身上標注的也是SPF50+,中文標簽上則標SPF30+。

      據了解,為了防止廠家虛標防曬指數、誤導消費者,2007年我國重新修訂了《化妝品衛生規范》,其中對防曬化妝品的SPF值要求最高只能標注SPF30+。專家指出,一個產品有兩個SPF值是有點矛盾的,從當時的法規原則來看,應該是指要遮蓋住洋標簽上的SPF值,但由于沒有明文規定,所以洋品牌保留原SPF值的做法算是鉆了規范的空子。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本土品牌負責人認為,當時修改法規時不夠嚴密,導致了目前許多進口防曬品上出現兩個SPF值,這不但讓消費者看不懂,還對本土品牌不公平,“不少外資品牌在銷售時都會強調自己是高SPF值,對肌膚的保護度比較高,而本土品牌卻不能以此為競爭優勢?!?

      專家們提醒消費者,如果在購買防曬品時發現有兩個不同的SPF值,要留意該產品是否具有進口化妝品的批準文號,“非進口產品是不會出現高于SPF30+標注的?!绷硗?,防曬品在我國是屬于特殊用途化妝品,所以在購買防曬品時,也要看是否有“衛妝特字”或“衛妝特進字”等標注。

      5.“藥妝”就安全嗎?

      在中國不受承認藥妝并非十足安全

      調查中,有13%的消費者表示只會選擇洋品牌藥妝品,因為“它們有醫藥背景、更安全有效”。據悉,在藥店銷售的化妝品被不少消費者及品牌稱為“藥妝”?!八帄y”概念源自歐美,是指介于藥品和美容品之間,如去青春痘系列、含氟化物牙膏、去頭屑洗發水、有助睡眠的芳香油等產品。但專家指出,中國的化妝品定義中并無“藥妝”的說法,“藥妝就更安全更有效”是被誤導的觀點。

      國內法規專家指出,中國并不存在藥妝的提法,目前國家對化妝品的管理規范中,對用于育發、染發、燙發、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曬的化妝品統稱為特殊用途化妝品;而生產特殊用途的化妝品,必須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批準,取得批準文號后方可生產?!耙恍┻M口的化妝品或許在國外可以稱作是藥妝,但在中國要么是藥,要么是化妝品,是不能把兩者混合的,這樣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業內人士王寶兒告訴記者,目前藥妝品很熱門,許多洋品牌都愛用這個名詞,尤其是醫生自己做銷售或支持的產品,讓消費者覺得效果比普通產品具有更強的生物活性?!笆聦嵣?,'藥妝品'一詞在使用上缺乏監管,有些更是夸大宣傳的營銷用語。一些牌子強調自己是藥妝,更多的作用是暗示自己有更多的'藥用價值'?!彼指出,很多消費者已經被誤導,認為藥妝品就是安全的,甚至敏感肌膚都可以用。她舉例說明稱,宣稱德國某醫生創辦的“優色林”的一款抗皮膚紅腫的產品中就有一些成分會堵塞毛孔,反而對皮膚產生刺激。

      揭秘外資化妝品宣傳法

      本次調查除了收集消費者在化妝品消費中的相關數據、疑問外,還邀請了多位業內專家提供專業咨詢。以下是信息時報隨機抽取的幾款洋品牌產品,專家團將指出這些產品的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化妝品的一些常識問題進行分析。

      真相1

      改善色斑產品須有特殊用途證號

      抽取產品:SK2環采臻皙精華露

      廣告語:全新SK2環采臻皙精華露,特別針對暗沉與不均勻膚色,含歷經多年研發并獲日本核準的美白成分光源激亮因子De-Melano P3C,能有效改善暗沉及色斑。   消費者:不少化妝品都說自己含有這種那種“因子”、“復合物”等,這些因子的實質到底是什么、會不會含有對敏感肌膚有影響的成分?

      專家分析:光源激亮因子De-Melano P3C是一種成分的商品名。消費者有知情權,可以要求被告知這個究竟是什么物質、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在化妝品的全成分標識中,商家必須寫上其化學成分,而不是商品名。

      另外,宣傳表述中“有效”的說法違背了化妝品的定義,化妝品定義為“清潔、保養、美化、修飾和改變外觀或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為目的的產品”,而這款產品稱“能有效改善暗沉及色斑”有夸大宣傳之嫌。

      專家還提示,涉及“改善色斑”宣傳的產品都需要申請特殊用途化妝品證,需要在包裝上標明“國特進字”、“衛特進字”、“國特備進字”、“衛特備進字”等證號,消費者在購買時要特別留意?!耙驗樘厥庥猛净瘖y品在進口申辦程序上比普通化妝品麻煩,費用也比較高,特殊用途證的申請費用是一證3萬元,而普通證大概是5000元。業內就有一些洋牌化妝品是申請普通證件卻在宣傳具有特殊用途的現象?!?

      真相2

      專利不代表效果“研究”未必科學

      抽取產品:法國嬌蘭完全深徹靚白修護精華露

      廣告語:百合純白無暇,擁有抑制色素沉淀的非凡力量。法國嬌蘭憑借卓效瑩珠百合復合精粹這一獨門科技……研究成果表明,卓效瑩珠百合復合精粹能有效阻斷導致黑色素關鍵成因“NT4”的生成,同時阻止色素向肌膚表面遷移……令肌膚色斑顯著淡化。

      消費者:不少進口品牌都號稱“獨門科技”、“專利成分”等,消費者可要求他們出示證據嗎?

      專家分析:專家組稱,該產品的宣傳用語存在不少不當用法,比如“擁有抑制色素沉淀的非凡力量”、“能有效阻斷”、“顯著淡化”不但違背化妝品的定義,而且有夸大事實之嫌;同時,“有效阻斷導致黑色素關鍵成因NT4的生成,同時阻止色素向肌膚表面遷移”是醫療用語,不可用于化妝品的宣傳中。

      一位專家稱,沒有所謂的專利秘密、獨門科技,因為要獲得“專利”,其中一條規定就是要公開產品和用途,而且專利也不代表效果。專利一種權利,與成分或產品的效果沒有一點關系。   有專家指出,所謂的研究表明幾乎都是外資化妝品品牌在宣傳上的慣用手法,但這些數據的研究條件及科學性真實性都是值得考究的。

      真相3

      目前尚無化妝品能“修護DNA”

      抽取產品:DIOR雪晶靈夜間密集修復精華液

      廣告語:源自前沿基因科技的透白反轉科技,結合透白亮采復合物及天然精粹,滲透肌膚核心DNA,反轉引發黑素生成的連鎖反應,減少現有色斑,并預防未來色斑出現。   消費者:這款產品號稱“深入肌膚修護DNA”,化妝品的滲透性能有這么強可以滲透到DNA?

      專家分析:專家指出,在這款產品的宣傳表述中,基因科技、DNA等說法都是醫療術語,是不能出現在化妝品的宣傳中的。

      一位專家指出,就目前化妝品的科技來看,護膚品暫時是無法修護DNA的,到現在還沒有看到過相關的學術論文。護膚品的滲透一般只去到表層,皮膚是人體一個天然屏障,一般東西都無法進去的,而藥膏中含有透皮吸收劑,因此可以深入皮膚深層而產生治療作用?!氨热缯f現在流行納米技術,因為納米化的產品更容易滲透到肌膚底層,但事實上,國際學術界是對納米化的安全性打問號的?!?  在化妝品成分及原料供應商幾乎全球化之下,業界指出——

      洋品牌成分不貴但價貴

      “全成分標識”被業界稱為“充分體現消費者知情權、避免企業夸大宣傳”的一大政策性舉措。然而,在本次化妝品消費調查關于化妝品成分的問項中,大部分消費者都認為外資品牌在成分上更優于本土品牌。對此,業內專家指出,化妝品成分以及原料供應商已基本實現全球化,洋品牌與本土品牌在成分、技術上已經沒有差距。

      化妝品成分基本同質化

      在本次調查中,對于“為何選擇外資化妝品”的問項中,68%的消費者表示對外資化妝品的成分更放心,“外資化妝品的成分應該更貴更安全”、“外資品牌的成分會更有效”等等是記者聽到最多的回答。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在外資化妝品企業鋪天蓋地對其成分的廣告宣傳中,大多數消費者都覺得外資品牌在成分上就具有優勢,事實上,目前化妝品的成分基本同質化,并不存在外資的成分就更好的情況。

      臺灣美容專家方惠苓指出,目前化妝品行業的成分已非常同質化,在全球化的經濟時代,化妝品原料商都可以把現有的成分賣給每家化妝品公司。業內資深技術專家杜先生也指出,“從成分和技術上講,外資品牌與本土品牌已經沒有差距?!?

      向外資企業及本土企業供應原料的原料商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認為本土品牌用的原料就比不上外資,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化妝品的原料基本一樣,本土一些注重品牌的化妝品企業對原料要求甚至比外資還要高,當然每個市場都會存在一些賺快錢的企業,但這已不是主流?!蓖瑫r他還指出,國內的原料并不一定就差。他舉例道,目前“表皮生長因子(EGF)”是一個很熱門的成分,根據檢測,目前質量最好最穩定的EGF是中國產的,而該成分占了日本EGF80%的市場?!翱梢哉f,中國不差技術,也不差好的原料”。

      專家們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出,本土化妝品在成分方面存在研發投入不夠外資多、配方搭配不夠細微化的差距?!霸谀承┊a品的配方上,本土品牌可能做的不夠細致,但這并不影響產品的質量,只是從化妝品工程師的角度來看,化學公式不夠完美而已?!奔夹g專家土木強調稱。

      成分一樣價格相差甚遠

      然而,專家們都普遍指出,在成分同質化的基礎下,外資品牌的價格卻比本土品牌要高,有的甚至相差幾十倍。

      全國化妝品質量工作委員會技術專家鄭先生指出,外資品牌與本土品牌在成分上可能相同或相差幾塊錢,但價格上卻相差幾十甚至幾百倍,“這更多的是成分吹噓的結果,或者說是品牌效應”。

      業內資深原料專家陳先生也指出,化妝品原料的價格基本大同小異,外資大牌的原料并不比本土品牌的貴,但價格卻會比本土品牌要高很多。他舉例稱,CHANEL的Precision系列其中一個主要有效成分是“五勝肽”,而該成分也同樣被佳雪、自然堂等本土品牌使用,但是CHANEL該系列的市場價格卻比本土品牌高幾十倍。同樣的一個例子,伊麗莎白雅頓的一款夜間修復晚霜含有一種具有舒緩作用的植物提取成分,在本土品牌創美時中也有使用,“但兩款產品的價格也是相差極大的?!?

      實例分析

      揭開洋牌化妝品成分神秘面紗

      在本次調查中,信息時報特邀專家組隨機以幾個外資品牌產品為例子,對其成分進行科學分析,讓消費者從更科學的角度認識外資品牌。

      聚季銨鹽-37   產品:碧柔毛孔清潔鼻貼

      專家點評:這個是讓碧柔一炮走紅的產品之一,目前仍有比較好的銷售業績。其概念是讓使用者把貼布貼在鼻子上,等15分鐘干燥后再把貼布撕下來。碧柔宣傳說,這樣一來黑頭就可以黏在貼布上,連同一些皮膚一起被拔除。其實,這個產品的主要成分是聚季銨鹽-37,這是一種一般用于發膠產品的成膜劑,所以基本上就是一塊涂有發膠的貼布。大多數人的皮脂腺頂端會有油脂,而臉上的皮脂腺大部分集中在鼻子上,所以不管用這個產品還是用一塊膠布,使用后都能把一些有黑點的皮膚弄下來,可是,這對皮膚有用嗎?這只是暫時性的效果,成膜劑有可能進入毛孔,反而造成青春痘和皮膚刺激。   碧柔還夸口說這個產品可以把整個黑頭拔掉,其實這不是事實。如果黑頭被整個拔掉,皮膚上會留下一個空洞,而這個產品又沒有閉合這些空洞的成分,被拔掉的只是黑頭的頂部,由于造成黑頭的機制沒有得到解決,沒多久黑頭又會長回去。

      小球藻提取物

      產品:資生堂盼麗風姿集中防皺精華液

      專家點評:這款產品宣稱能抗皺緊膚,能夠預防皺紋,優勢在于小球藻提取物。按照資生堂的說法,“小藻球精華可有效提升肌膚凝血栓蛋白1(TSP-1)的水平,避免肌膚受光老化影響而呈現皺紋”。

      有關專家就認為,小球藻和大多數藻類一樣,能充當充水劑和抗氧化劑,但提升某蛋白質的水平則缺乏事實依據。即使有道理,但小球藻提取物的含量也很少,不足以產生顯著效果。

      這個質地清爽的產品含有過多的酒精,含量比有益成分還要高,會干燥和刺激皮膚。

      紅色及白色黏土

      產品:SISLEY瞬間潔凈亮麗面膜

      專家點評:在該產品宣傳中提到,其蘊含護膚黏土及植物精油,能提供瞬間深層潔凈、亮麗肌膚,同時還含有甘草、野雛菊、檸檬精華,能舒緩、收斂、凈化及明亮膚色。該款價格大概是680元。但有關專家指出,這款產品的主要成分就是水、蠟、黏土以及一些稠化劑,是最最普通的一款黏土面膜,價格高的太離譜。

      專家們在接受采訪時都強調,很多消費者都被貴價外資品牌所誤導了,認為化妝品昂貴的就是更好的,事實上,花多少錢買護膚品,與獲得良好的護膚效果完全是兩碼事。比如同樣的爽膚水,不含刺激物的產品肯定比添加了精油、桉樹等所謂的純植物提取的貴價產品更好,無論后者如何宣傳自己的天然植物成分。

      相關鏈接

      全成分標識

      產品更透明

      據了解,對于化妝品須標全成分的相關規定是出自2008年6月17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化妝品通用標簽》規定,該規定的實施日期為2009年10月1日,而“全成分標識”的相關條款則是從2010年6月17日開始正式執行。

      通常,大多數化妝品的產品說明書或包裝上,都只是向消費者宣傳使用該產品會產生如何如何的良好效果,諸如“水感保濕因子”、“海百合復合精華”等飄渺的詞語聽上去很美,然而,對于防腐劑、色素、香精、表面活性劑等化妝品含有的其他輔助成分,卻只字不提。但新規定則要求,化妝品包裝上必須要標明所有成分,所標注的名稱應按照加入量降序排列,所標明的成分名稱按照國際標準標注。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貨,化妝品的標識或附帶的說明書上都要標注全部成分,而因子、復合精華等含糊其詞的成分則不能在產品外包裝上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例如尿素、甘油、玻尿酸等實實在在的成分標識。

      業內資深技術專家杜老師認為,實行全成分標識首先是給予消費者知情權,讓他們知道化妝品含有的成分,能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二是更便于國家有關部門對化妝品進行管理,以打擊化妝品企業吹噓成分的現象。

      光環的背后

      在你或家人朋友里正在使用的化妝品中,外資或合資品牌占了多少?在你準備購買使用的化妝品清單中,外資或合資品牌占了多少?在你聽到或看到的化妝品廣告中,外資或合資的品牌占了多少……也許很多人尤其是一線城市的人都還沒如此強烈地意識到,外資或合資的化妝品品牌竟然如此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但當你接受了以上簡單幾個問題的調查,你將深有感觸!

      一位專家對此感嘆,中國化妝品消費已出現明顯的“崇洋媚外”,除了早些年本土品牌因質量問題而落下的一些陰影外,更多的原因是外資品牌鋪天蓋地、無縫不入的宣傳攻勢。一句話概括:外資化妝品有被“神化”的現象。

      廣告宣傳對消費者究竟有多大影響?就以最新、最透明化的“全成分標識”來說,這個將在今年6月17日正式執行的條款,強制化妝品公司包括進口產品,在產品中披露全部成分信息,根據含量高低逐一標示。本來,“成分透明化”是件很好的事情,對保護消費者有一定作用,但可惜大多數消費者讀不懂成分表,市面上有幾千種化妝品成分,就算消費者對于這些成分有大致的了解,但還是不太看得懂這些專業術語,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還是得通過廣告宣傳來了解產品。

      貌似專業、高質甚至神奇的宣傳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外資化妝品科研背景更強”、“外資品牌成分質量更有保證”、“外資產品更有效果”……在接受記者調查的大多數消費者眼中,化妝品洋品牌都有許許多多的光環。而這些光環,更多是通過各式各樣甚至過火的宣傳方式,再經過長年累月的潛移默化而形成的。

      外資化妝品在科研投入上資金更雄厚、眼光更長遠,在產品配方上更有經驗,在生產流程上更追求細致,這些確實是本土品牌應該學習、消費者應該認可的光芒。然而,即便研究成果很豐碩,但夸張誤導的廣告宣傳、虛高的價格甚至傷害皮膚的添加物,都會讓光芒變得刺眼。

      “××實驗室證明”、“××研究中心研究發現”等竟是外資品牌慣用的“驗證宣傳”潛規則;從品牌故事、產品宣傳等方面暗示消費者產品的成分來自天然植物,并號稱無刺激,將含量很少甚至微不足道的一個成分大肆宣揚;以外國醫生為背景就宣稱其藥妝品如何有效安全……當我們聽到業內人士及專家們談及洋品牌宣傳的潛規則時,忽然覺得光環在日漸日退。

      在化學專家眼中,化妝品就是一瓶化學品,清潔和保濕就是其最大的功能,并不是什么靈丹妙藥。每個人都會漸漸衰老,就算護膚品也阻止不了。當然,有關化妝品成分的科學研究正在進步,從抗氧化物、抗刺激物到皮膚是怎么老化的、皺紋是怎樣產生的……可以說是全方位開展了研究,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日照、自由基和刺激物對皮膚的破壞。

      其實,我們的目的不是提倡“化妝品無用論”,事實上,每日使用化妝品進行清潔及護膚也是值得提倡的。我們的目的只是讓大家更理性更客觀的了解化妝品的基本功能,不要在各式各樣的宣傳中被誤導;我們也不是盲目的“愛國主義”,提倡化妝品消費的“無外資論”,我們只是想告訴大家,在成分全球化、本土品牌技術等各方面都越來越成熟的今天,理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固執地認同“本土無好貨、外資就是好”的觀點。

      幸好,中國化妝品法規正在不斷完善,2007年新版《化妝品衛生規范》,對化妝品定義及禁限用原料有更明確的規定;2010年2月,《化妝品命名規定》及《化妝品命名指南》,從化妝品名稱規范上對商家有了更多限制;2010月6月17日,正式執行的化妝品全成分標識條款,更是從成分開始保護消費者。這些,都將令化妝品消費環境更清潔!

    聲明: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并署作者名字。
    用戶
    匿名發出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服務條款法律聲明廣告服務站點導航友情連接意見反饋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日韩欧美视频_亚洲狼人制服中文字幕_久久超碰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