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天天新聞綜合排行產品排行榜中榜調查問卷趣味測試地方頻道加盟商機排行問答天天搜索
    天天新聞綜合排行企業人物事件社會經濟軍事科教人文自然旅游文娛生活特產奢侈黑榜導購質量評論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品排行 > 正文
    北京傳統特色風味小吃(小食品)排行榜
    http://www.rbdvsx3.cn   2009-12-10  

    1、爆肚

    爆肚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記載,多為回族同胞經營。北京比較有名的有天橋的爆肚石,東安市場的爆肚王、后門的爆肚張,其他還有爆肚楊、爆肚馮、爆肚滿等。羊爆肚的吃法在過去很講究,要按羊肚部位選了加工成肚板、肚葫蘆、肚散丹、肚蘑菇、肚仁等,隨顧客的選擇。爆熟的時間也因部位不同而不一樣。近來由于受到歡迎,而且鮮肚貨難以保證,象以前分部位供應已經沒有了。爆肚除要新鮮以外,功夫在爆上,爆的時間要恰倒好處,爆肚又脆又鮮,吃爆肚的人要是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再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特別是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說法很講究在立秋的時候吃爆肚。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梨園名角就很喜食爆肚。

    2、茶湯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茶湯味甜香醇,色澤杏黃,味道細膩耐品。 清嘉慶年間的《都門竹枝詞》中有“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老北京講究喝前門外的聚元齋和天橋的茶湯李。1997年12月北京天橋茶湯李飲食店制作的茶湯,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3、炒肝

    北京特色風味小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北京炒肝歷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清朝同治年間,會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當時京城曾流傳“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后語。吃炒肝時應就著小包子沿碗周圍抿食。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鋪面和肩挑兩種。鋪面者首推前門外的會仙居。北京天興居制作的炒肝,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4、豆汁

    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著焦圈、麻花、辣咸菜。

    5、灌腸

    北京獨特的風味小吃。明劉若愚《明宮史》中就有所記載。灌腸的色澤粉紅,鮮潤可口,咸辣酥香,別有風味。清光緒福興居的灌腸很有名氣,人稱普掌柜的為"灌腸普",傳說其制作的灌腸為西太后所喜。各大廟會所賣灌腸是用淀粉加紅曲所制。據說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小腸灌綠豆粉芡和紅曲,蒸熟后,外皮白色,腸心粉紅。后來由于豬小腸與淀粉不相合,就用淀粉搓成腸子形,上鍋蒸,但保持了灌腸的名稱。再后也不用綠豆粉了,顏色也不象以前的好看。老北京的灌腸以長安街聚仙居的最好。

    6、焦圈

    北京風味小吃。本品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老北京吃燒餅愛夾焦圈,喝豆汁的時候也愛就著焦圈。焦圈是種古老的食品。 南來順飯莊里曾有個“焦圈俊王”,他的技藝無人能及,炸出的焦圈個個棕黃,大小一樣,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北京護國寺小吃店和群芳小吃店制作的焦圈,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7、姜酥排岔

    姜酥排岔又叫姜汁排岔,蜜排岔,是北京茶菜的一種。姜酥排岔色澤淺黃,光亮而不黏,精巧別致酥脆香甜,回味悠長。 北京南來順飯莊制作的姜酥排岔,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8、三鮮燒麥

    燒麥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小吃之一。燒麥出現于元大都,是地道的北京小吃。燒麥起源于包子,它與包子的區別在于頂部不封口,作石榴狀。明代稱燒麥為紗帽,清代稱之為鬼蓬頭。清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鈍列滿盤”的說法。以前燒賣的餡分四季而有所不同:春以青韭為主,夏以羊肉西葫蘆為優,秋以蟹肉餡最為應時,冬季以三鮮為當令。三鮮燒麥皮薄剔透,色澤光潔入口香醇鮮美。北京經營燒賣的餐館不少,以都一處最有名。而都一處的燒賣則以三鮮和蟹肉燒賣最為人喜愛。

    9、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古名為“環餅”、“寒具”,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環餅據說遠在戰國時代就有,秦漢以來成為寒食節的必吃食品。北京地安門小吃店制作的馓子麻花,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10、豌豆黃

    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豌豆以張家口出產的花豌豆最好。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同蕓豆卷一起傳入清宮。宮里吃的時候通常裝在精致的盒子里,還點綴以金糕。紅黃相間。據說慈禧喜食。而沿街叫賣的通常加小棗,整塊出售。吆喝“豌豆黃兒哎----大塊的!”豌豆黃顏色淺黃,細膩涼甜,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北京聽鸝館飯莊制作的豌豆黃,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11、蕓豆卷

    蕓豆卷是民間小吃,后流傳入清宮。具有色澤雪白,質地柔軟細膩,餡料香甜爽口的特色。北京聽鸝館飯莊制作的蕓豆卷,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12、北京果脯

    北京果脯采用宮廷傳統秘方,由鮮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適中,爽口滑潤,甜而不膩,果味濃郁,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個品種、幾百個規格的各類產品,均被農業部認定為綠色食品。北京的果脯蜜餞制作來源于皇宮御膳房。為了保證皇帝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果品,廚師們就將各季節所產的水果,分類泡在蜂蜜里,好讓皇帝隨時食用。后來,這種制作方法從皇宮里傳出來,北京就有了專門生產果脯的作坊。


    13、茯苓夾餅

    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且此餅當推稻香村最佳。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相傳,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飲食,廚師們絞盡腦汁,選來幾味健脾開胃的中藥,發現其中產于云貴一帶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為主要原料,配以適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攤烙成外皮,精工細作制成夾心薄餅。慈禧吃后,很滿意。并常以此餅賞賜宮中大臣。因此,茯苓餅更加身價百倍,成了當時宮廷中的名點。后來這種餅傳入民間,成為京華風味小吃。

    14、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后,軋成粉面。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面糕?!绑H打滾”是一種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黃豆粉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 現在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15、艾窩窩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艾窩窩歷史悠久,在元代即已有之,名"不落夾"。因明代帝、后喜食,就成了明宮小吃,稱"御艾窩窩"。后來傳入民間,衍化為"艾窩窩",亦作"愛窩窩"。

    16、六必居醬菜

    “六必居”這塊橫匾,相傳為明嘉靖年間武英殿大學士嚴嵩所寫。六必”是生產操作原則,470年來,“六必居”正是靠這種嚴謹的規程一直發展至今的。六必居”的醬菜是上至達官貴人宮廷御用,下至普通平民百姓垂青的佐餐佳品?!傲鼐印笔潜本┧嗅u園中歷史最久、聲譽最著的一家。它每年前半年進貨,后半年銷售,買賣從冬三月做到春起。 必居”的醬菜所以出名,是與它選料精細、制作嚴格分不開的?!傲鼐印贬u菜的原料,都有固定的產地。這些產地一般都有幾十年以上的歷史,這些產地的農戶,往往世代相傳,成為“六必居”的老客戶。

    17、王致和臭豆腐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縣舉人,1669年(清康熙八年)進京會試落地,滯留京城,為謀生計,做起了豆腐生意。一次,做出的豆腐沒賣完,時值盛夏,怕壞,便切成四方小塊,配上鹽、花椒等佐料,放在一口小缸里腌上。由此他也就歇伏停磨,一心攻讀,漸漸把此事忘了。乃至秋涼重操舊業,驀地想起那一小缸豆腐,忙打開一看,臭味撲鼻,豆腐已成青色,棄之可惜,大膽嘗之,別具風味,遂送與鄰里品嘗,無不稱奇。王致和屢試不中,遂盡心經營起臭豆腐來。清末傳入宮廷御膳房,成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太后賜名“青方”,身價倍增。清末狀元孫家鼐寫了兩幅藏頭對,曰:“致君美味傳千里,和我天機養寸心”,另一幅曰:“醬配龍蟠調芍藥,園開雞跖鐘芙蓉”,冠頂橫讀為“致和醬園”。王致和”作為地道的“中華老字號”,以其產品的細、膩、松、軟、香五大特點倍受廣大華人消費者的鐘愛。經檢測,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滿足成年人一日的需要量,鈣、鐵、鋅含量高于一般食品,還含有VB1、VB2,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18、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是北京名食,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相傳,烤鴨之美,系源于名貴品種的北京鴨,它是當今世界最優質的一種肉食鴨。據說,這一特種純白京鴨的飼養,約起于千年前左右,是因遼金元之歷代帝王游獵,偶獲此純白野鴨種,后為游獵而養,一直延續下來,才得此優良純種,并培育成今之名貴的肉食鴨種。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種白鴨,故名“填鴨”。不僅如此,北京鴨曾在百年以前傳至歐美,經繁育一鳴驚人。因而,作為優質品種的北京鴨,成為世界名貴鴨種來源已久。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食珍錄》中即有“炙鴨”字樣出現,南宋時,烤鴨已為臨安(杭州)“食市”中的名品。其時烤鴨不但已成為民間美味,同時也是士大夫家中的珍肴。但至后來,據《元史》記載,元破臨安后,元將伯顏曾將臨安城里的百工技藝徙至大都(北京),由此,烤鴨技術就這樣傳到北京,烤鴨并成為元宮御膳奇珍之一。隨著朝代的更替,烤鴨成為明、清宮廷的美味。明代時,烤鴨還是宮中元宵節必備的佳肴,后正式命為“北京烤鴨”。隨著社會的發展,北京烤鴨逐步由皇宮傳到民間。著名的烤鴨店有全聚德烤鴨、便宜坊烤鴨、六合坊烤鴨、長安壹號烤鴨、鴨王烤鴨、九花山烤鴨、白魁老號烤鴨、大董烤鴨、大鴨梨烤鴨、金百萬烤鴨、利群烤鴨等。

    19、涮羊肉

    北京涮(shuan四聲)羊肉肉質鮮嫩,不膻不膩系京菜傳統風味。"涮羊肉"不同于"火鍋"。北京人吃涮肉是肯定要自己用筷子搛著那片的薄薄的薄薄的羊肉,在滾燙的鍋里稍微的那么一涮,肉的紅色很快就會變成灰色,然后蘸著用醬豆腐、韭菜花、芝麻醬等等北京人最好的口味作料,那個香,甭提了! 涮羊肉最正宗的是東來順的涮羊肉。

    20、羊蝎子

    羊蝎子"是不蹬大雅的東西,幾十元錢就能買一小盆。羊蝎子就是羊大梁,因其形狀酷似蝎子,故而俗稱羊蝎子。而羊蝎子火鍋的主料就是羊蝎子.羊肉的特性為味甘性溫入脾腎經,具有補虛勞形衰、祛寒冷益腎氣、開胃健力、通亂治帶、助元陽、生精血等輔助功效,其中祛寒冷,助元陽可立見功效。蝎子低脂肪;低膽固醇;低血糖;高蛋白;富含鈣質。易于吸收,有滋陰補腎,養顏壯陽功效。是養生美食,常食用者延年益壽,青春永駐。以羊蝎子為主料的清湯羊蝎子火鍋在我國北方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其富含鈣質,而且易于吸收,故而在民間中常以此為土方醫治骨質疏松癥者.。羊蝎子是回民的傳統食品,從2001年起在北京開始火爆起來,至今興盛不衰。

    聲明: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用戶
    匿名發出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服務條款法律聲明廣告服務站點導航友情連接意見反饋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日韩欧美视频_亚洲狼人制服中文字幕_久久超碰伊人